在2006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举行的“6.5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上,闵行区捧来了国家生态区的奖牌。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多年来,闵行区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并重,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闵行区认真审视、自我加压,率先在全国特大型城市的城区中确立了建设生态区的目标,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方面,全面开展了生态区建设工作。
一是以规划为指导,形成生态区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编制了《闵行生态区建设规划》,各镇、工业区及绿化、环卫、水务等领域也分别编制了专业规划。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区委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和全体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建设工作纳入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全面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防治,环保投资指数年均超过3%,最高达到4.12%,近3年已累计投入50多亿元。
三是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闵行区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环境保护的“门槛”。一大批能耗、水耗、物耗高,污染重的企业被淘汰关闭,以信息、机电、航天设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研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四是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近年来,闵行区大力推进了以“节能、降耗、环保、舒适”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小区建设。2005年,全区新建商品房有50%采用了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全国第一幢生态办公样板楼已在莘庄工业区建成。万科朗润园、中房森林别墅等3个小区通过上海市“生态小区”认证。为弘扬生态文化,闵行区还广泛开展了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营造绿色文明生活”为目标的“绿色创建”活动和以“节水、节能、节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文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