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环境教育基地
发布日期:[2011-02-20]
[ 字体:  ] [分享: ]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的有关精神,为推进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上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委、市环保局在制定的《上海市环境保护和建设2000~2002年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2003~2005年环境宣传教育实施意见》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若干市级环境教育基地的目标。2002年,根据环境教育基地必须具备的教育性、实效性、示范性等条件,经上海市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确认,命名了首批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环境热线、安吉县上海市环境教育实践基地。2003年,又命名了崇明县前卫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此后,再没有开展过此项工作。

1、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位于人民广场政府大厦东侧,于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参观人数达230万。全馆以“城市、人、环境、发展”为主题,向上海人民仍至世人展示了上海在城市规划建设包括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展馆四楼的”总体规划二厅” 重点展示了上海多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绿化和环保展区”以时尚而写意的手法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展示主题,并着力打造功能齐备的查询平台,供游客便捷而准确地得到信息未来发展的各项专业规划。同时采用声光电结合的各种高科技多媒体技术,让游客能够全方位领略上海在黄浦江开发、苏州河综合治理、新型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计等方面的成就。
    “环境之窗”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绿色理念”展示了上海的美丽形象,为人们提供了对环境保护的思考空间;“环境大趋势”利用多媒体系统向人们展示了上海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知识知多少”环节让游客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自测环保知识,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开放性参观和互动学习的机会,使环境教育呈现出新的面貌。


2、上海环境热线
    为了在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中向公众提供环保活动信息,国家环保局宣传教育司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决定在上海市建设全国环保系统规模较大的国际互联网络网站。1997年5月,上海环境热线(上海公众用环境信息库)创办开通,目前核心栏目包括“环境新闻”、“环评调查”、“环评公示”、’环境教育”、”环境法规”、“环境专题活动”等,为广大学生和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平台,使环境教育建立起一种基于信息资源学习的新型互动模式。2010年网站点击率已达290万,每日访问量约7942次,充分承担起了环境教育网络宣传先行者的示范作用。


3、安吉县上海环境教育基地
    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内,包括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竹博园中南百草园等多个环境教育科普考察点。2000年6月安吉县正式成为上海环境教育基地之一,并且是3个环境教育基地中唯一一个在上海市外的基地。
    为了加强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娱乐性,安吉县基地因地制宜的开展了以生态文化、生态考察和探索与创新为主题的七个子项目,即“与竹子一起成长”、“苕溪之水”、“野外生存”、“绿色创新”、“竹生态产业”、“农家乐”和“生态氧吧”。建立了稳定开放的野外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具体包括以中心营地、中南百草园、竹博园和未来的生态产业——教育园区为中轴线,联合周边区域特色和已有设施条件建成的活动中心,三个教育实践园区,九个散布于全县境内的活动片组成的“一心三园九片”多功能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区域。
    基地是接轨上海,促进长三角洲区域合作的绿色纽带,是各地学生、市民接受环境教育,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实践课堂。基地运行至今每年接待参观人次达3万,长三角青年环保志愿者论坛、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生态营”等大型活动都曾在此举行。

4、崇明县前卫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前卫村位于崇明岛的北部,隶属于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被誉为“上海市生态第一村”。
    前卫村基地的特点就是将观光旅游同科普文化的教育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与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引领广大城市青少年走进农村社区,接近乡村土地,深入村民庭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陶冶情操,形成了绿色教育、绿色课堂和绿色活动等项目。
    基地通过东滩湿地、森林公园鸟类保护区的考察等环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农村、社区、国家和地球的环境问题,包括绿色能源、生活污水处理、生态村落、人工湿地过滤生活污水、现代农业以及有机食品等,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从学校难以得到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体验以及环保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2009年,环境保护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表了获得首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名单,上海东方绿舟和上海浦东环境监测站获此殊荣。
    环保部领导充分肯定了基地在规划设计、功能定位、设施规模、展示能力、公众参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代表和体现了当今我国环保科普基地的最好水平,对他们在今后基地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环保科普基地应结合自身特点,为公众提供形式多样、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展览展示、互动活动等产品和服务,增强娱乐性与趣味性,使人们通过参观科普基地、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进对环保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上海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
    上海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环境教育基地于2007年6月5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是目前国内环保监测站类科研机构为公众提供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工作的窗口典范。监测站利用7200平方米的监测大楼内1-6楼电梯厅的墙面,通过触摸屏、展板、模型、图片等形式进行国际大环境、动植物和生态、水、空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及辐射污染六大主题的环保知识宣传。监测大楼3-6层是实验区,参观者可透过玻璃亲眼目睹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情况。每周四、六定为日常免费开放日,安排志愿者对参观的公众进行导游和讲解。
    环境教育基地自建成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基地志愿者的努力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曾邀请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麦克尔•史蔼博先生介绍美国加州空气污染的控制情况、接待日本青年领袖代表团交流环保工作、接待联合国环境署研究生参观、配合洋泾街道热情接待特奥会运动员、在重阳节之际邀请站离退休职工来站参观等等。该基地目前已经接受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科普示范基地”的现场评审和公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上海东方绿舟
    创建于2000年,地处江浙沪的交汇点,是一所综合性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自2002年开营以来,每年到基地接受素质教育的青少年达50~60万人之多,环保知识教育被列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基地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境和生态建设,主要环保科普设施有2800平方米的循环经济环保科普教育馆;4000平方米的绿色能源区,主要展示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500平方米的水处理展示馆可供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宿舍走廊配有环保科普知识展览展示;大气环境监测站采取透明化设计,学生和游客可从外部进行参观。
    东方绿舟除了一贯致力于在全上海青少年中普及绿色理念和环境教育外,把环保科普教育列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亲自安排教学计划、环保科普大型活动和环保工程计划。东方绿舟的环保科普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过程的生态环保教育,广大青少年接受了深刻生动的环保科普知识的启蒙和普及,他们在这里的时间虽短,但环保科普的理念却在他们年轻的心田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永生不忘。覆盖极广、影响极深,这是东方绿舟环保科普教育的主要特点。被誉为“21世纪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