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您提出的“关于上海市分阶段禁止一次性非环保塑料制品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已开展的工作
为有效遏制塑料污染,提升塑料污染治理效率,近年来我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提高站位,强化制度引领。
根据国家《关于“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2023-2025年重点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生态环境局等十个部门按照年度印发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安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推动各部门和各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持续完善塑料污染治理跟踪评估制度,指导各区建立辖区内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五大场景禁限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暗访抽查,及时将抽查结果反馈各区进行整改。2023年,抽查各类商场、超市、药店、书店和餐饮企业共计1550家。
(二)聚焦生产流通,推动源头减量
1.加强生产销售源头治理。一是加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管理。组织各区对塑料购物袋、农用地膜、塑料餐具、塑料棉签、淋洗类化妆品和牙膏牙粉等生产企业开展检查,加强禁限类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监管。二是引导综合利用、替代品生产产业健康发展。组织各区更新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替代产品生产企业工作,推进并建成废塑料制PET塑钢带项目。三是开展塑料购物袋、聚乙烯农用地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2023年,本市共组织开展65批次塑料购物袋和51批次农用地膜和20批次可降解塑料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检验,不合格检出率6.15%,不合格产品已交由属地依法处理,立案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塑料制品案件9起,罚款1.1万余元。
2.着力推进使用环节监管。一是落实信息报送制度。截至目前,本市共有商品零售场所、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外卖企业等共计868家市场主体完成商务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系统注册登记。二是强化商超、集贸市场行业自律和督促指导。将治塑工作纳入日常行业管理,对于重点区域开展明察暗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逐步改变经营习惯和消费习惯。目前本市商场、购物中心和连锁经营超市结账处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三是对商务领域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禁止性一次性塑料制品投诉举报的违法线索开展核查和行政处罚。2023年本市共立案查处相关违法行为63起,罚款31.7万余元。四是巩固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工作成果。结合第六届进博会宾馆酒店服务质量明察暗访,未发现本市宾馆酒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礼品袋问题。
3.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一是持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出台《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指南》地方标准,指导快递行业协会牵头制定快递绿色服务认证团体标准,通过“标准+认证”手段,争取在行业首创快递绿色服务认证。二是推进快递包装和分拣、仓储、运输等各环节协同治理。印发《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过度包装治理的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包装材料源头减量和包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治理。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组织对本市6个寄递企业分拨中心和41个末端网点开展快递包装实地抽查,共抽查快件7355件,已立案10起,罚款3.8万元。四是加强循环模式培育。持续推进本市第一批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试点工作,按季度开展现场调研并组织召开试点情况跟踪评估交流会,到2023年底实现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5000万件。
二、关于本市塑料污染防治的工作计划
虽然本市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正如提案中所指出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有待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结合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和今年塑料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安排,本市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结合国家“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要求和《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目标节点要求,研究制定上海市2024年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安排,充分发挥上海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作用,持续做好政策落实、跟踪、评估、指导、宣贯等工作。
(二)持续开展督查,巩固塑料污染治理成果
持续落实国家和本市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的相关规定,定期开展暗访跟踪工作和年度“回头看”行动,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巩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成果。
(三)推进示范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持续跟踪督导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塑料类可回收物单独回收试点工作,研究制定试点验收方案,并开展试点验收工作。总结试点的经验做法,对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宣传,加强试点的宣传影响力,提升社会知晓度。
(四)优化回收体系,加强减污降碳协同
持续优化“点、站、场”三级网络体系,优化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废塑料回收率和再生利用率。聚焦外卖、电商等重点行业,促进废弃塑料包装形成回收再利用链路,不断提升废塑料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支持一批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企业,培育废塑料等领域的龙头回收处置企业。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塑料污染治理知晓度
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海洋日等主题活动,持续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做好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抵制过度包装。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深入宣传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成效和试点示范的典型做法。
感谢您对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