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环杭州湾大石化聚集区臭氧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杭州成功召开。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有关领导远程参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项立武、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汤庆合、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敏,项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代表共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院士、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浙江大学高翔院士、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研究员等11位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
该项目于2022年10月正式获批立项,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暨国家环境保护大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计划历时四年完成,将聚焦环杭州湾大石化聚集区臭氧污染防控的关键技术,开展湾区特征污染物立体监测体系和排放清单、湾区O3污染形成机制与区域传输影响、重点石化园区VOCs和NOx协同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湾区O3污染防治路径、对策和联防联控响应机制、湾区O3污染精细化预警溯源和智能协同控制决策支撑平台等内容研究,旨在推动环杭州湾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控制臭氧污染。
会上,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致辞,项立武处长、汤庆合处长、徐敏副主任在发言时祝贺论证会顺利召开,并预祝项目研究取得丰硕成果。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伏晴艳和5位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和课题的实施方案并接受了专家质询。其中,市环科院大气重点实验室李英杰高工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四“湾区O3污染防治路径、对策和联防联控响应机制研究”的实施方案。专家组对项目和各课题实施方案给予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方案论证,同时就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