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围绕天蓝、水清、地净,持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居住体验
发布日期:[2021-09-01]
[ 字体:  ] [分享: ]

经过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截至2020年底,虹口区PM2.5为3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2%;4个市级考核河道断面中,有3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1个达到IV类水质标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是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蓝天保卫战方面。2018-2020年期间,累计完成182台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超额完成提标改造任务(市下达任务119台);推进完成6家印刷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末端治理、2家企业VOCs综合治理任务;累计推动80多个新开工项目在建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目前,该区共有33个在建工地使用扬尘在线监控系统;依托“上海扬尘”APP,实时督促工地落实扬尘控制措施,并通过专业监测车辆走航监测;推动249套餐饮业单位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备,纳入“一网统管”平台,进一步深化餐饮油烟污染的日常监管。碧水保卫战方面。坚持抓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力推进控源截污,2018-2020年期间,完成2处市政管网、98处沿街商户和企事业单位、112处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清网捕鱼”等专项治理行动;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作用,巩固河道整治成果。净土保卫战方面。完善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修复土壤污染地块8块,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二是数字赋能环境治理。


虹口区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环保监测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污染防治成果。经过优化整合,目前全区共有11个水质环境监测点位、4处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大气环境监测点位、20个声环境监测点位,以及52套扬尘在线监测设备、272套油烟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分别纳入不同信息平台;同时,维护利用好环保大数据监控平台、环保业务管理整合平台、监察管理系统、LIMS系统、信息公开系统等5大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科学高效推进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该虹口区将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通过数字赋能,建设覆盖全要素、全区域、全领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推进各类生态环境数据的全域全量汇聚和共享,实现生态环境领域“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目前,已将关于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和油烟在线等数据纳入“一网统管”平台。                


三是提升城区低碳绿色软实力标识。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北外滩鸣锣开市。下一步,虹口区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碳市场、气候投融资等创新试点;加快探索研究绿色转型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将“碳普惠”理念融入区内企业和市民生活中。2021年,已启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今年1-6月,该区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4个地表水市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水标准。


(虹口区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