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会暨第二期生物多样性培训训练营举办
发布日期:[2024-06-19]
[ 字体:  ] [分享: ]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6月17日至18日,上海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会暨第二期生物多样性培训训练营在松江区举办。全市16个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绿化市容局等部门相关业务处室工作人员,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自然博物馆等专题研究与工作团队代表参加活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汤臣栋出席启动会并讲话。

 

讲话1.png

 

汤臣栋在讲话中指出,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实施意见》《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新形势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二是要立足市情区情,科学有序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通过摸清本底、查明现状、提出保护对策,为全面提升全市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要明确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增强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协同性,按时按质完成调查任务。

 

据介绍,上海当前正在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是本市史上覆盖范围最广、类群最多、技术最为全面的一次调查,计划用约2年时间完成。为做好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去年年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在崇明举办了首次训练营,采用开放式组织,通过交流研讨和现场实践的方式,为全面展开生物多样性调查找准方法路径,今年还先后牵头印发了《上海市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方案》和《上海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细则》。

 

在具体实施方面,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由市、区两级共同组织。当前,16个区正按照梯次展开,均完成了调查方案的编制。徐汇、杨浦、嘉定、青浦等4个区已完成第一期调查,黄浦、长宁、静安、普陀、奉贤、崇明等6个区正在开展外业调查,其他区正开展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预调查工作。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介绍,在此节点举办第二次训练营是为了搭建平台,促进各区、各调查单位进一步互相交流学习调查工作经验,为有序推进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奠定扎实的基础。

 

讲话2.jpg

 

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分享交流内容。技术细则解读方面,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分别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细则》中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部分进行了解读。工作经验分享方面,来自静安区、松江区、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分别介绍了本区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复旦大学教授马志军和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汤亮分别分享了在崇明岛开展鸟类和昆虫调查的进展情况。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结合梳理上海自然保护地概况,分析在组织开展大金山岛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质量监测地面调查中的经验,对从统合多方数据、开展长期动态观测、建立特色评估系统三个维度提升上海生物多样性调查水平提出建议。市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徐欢从“广、细、深”三个维度分享了在开展林地、草地、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监测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活动还组织了夜间(昆虫、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和日间部分生物类群(高等植物、昆虫、鸟类)调查现场技术交流。

 

湿地1.jpg

 

让“调查”走向“调查+”,让生物多样性调查带来更多社会价值,也成为本次活动的探索方向。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王雨晨围绕主题为《“生态,自然,野趣,静谧”——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成效初显》的分享中,上海市环城绿带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价值,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思考。除此之外,复旦大学研究员王放带来的貉口普查调查经验分享中,让公民参与调查,同步普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做法,也给很多技术团队启发。令人欣喜的是,“调查+”的理念在多个区开展调查工作中均有体现,松江区将调查工作与科普教育相衔接,组织了“一镇一园”城市开放公园活动,未来还将以“多元”路径增强调查成果宣传,推进多样化科普活动,引导公众自觉参与;静安区推进中小学校“生多指数+生境课堂”建设,打造系列“可听、可观、可参”的生物多样课堂,从小提升生物友好观念,动手实践参与生境营建。据悉,“调查+”的效益还将体现在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标准、规范、规划、政策方面,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