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例碳普惠减排量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案例
近日,上海某公司在上海碳排放交易平台购买1024吨碳普惠减排量(SHCERCIRI),并在上海碳普惠管理平台实现减排量注销,以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责任,成为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量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的首个案例。
该公司码头经营时违规搭建硬质围堤,致使滩涂表面硬化,导致气候调节(固碳)等生态功能长时间持续受损。根据专家评估,该公司的行为致使原有滩涂的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丧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依法提起民事检察公益诉讼后,该公司自行拆除了涉案滩涂硬质围堤并恢复原状,完成修复并同意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该公司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73158元,以购买上海碳普惠减排量方式履行;并支付专家鉴定评估费10000元。
本案例是上海碳普惠减排量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丰富和拓展了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渠道,引导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