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设十佳优秀案例、十佳提名优秀案例出炉。其中,市生态环境局申报的“精准定制‘环保裁量尺’,引领长三角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一体化新篇章”案例获评十佳优秀案例。
精准定制“环保裁量尺”,引领长三角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一体化新篇章
案例简介
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协同发展的支撑。然而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由于新法新规的不断出台,各地裁量标准在适用过程中尺度不一,导致相同的环境违法行为在不同地区可能面临不同的处罚结果,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也阻碍了区域市场的统一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为提升长江三角洲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打造更加公正、公平的生态环境执法环境,2024年5月8日,沪苏浙皖四地生态环境(局)厅、司法(局)厅共八部门联合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文件的出台,也是继《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颁布后,长三角区域在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上的又一有效实践。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的顺利推进,不仅彰显了沪苏浙皖四地生态环境(局)厅、司法(局)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指导,也是深入实践《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沪苏浙皖四地展现了高度的“一体化”思维,强化了区域合作与大局观念,通过密切协同与相互支持,共同攻克难关,达成了制定统一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的重要目标。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区域层面规范性文件的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通过系统研究来规范制定流程,明确标准。沪苏浙皖四地生态环境部门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的标准化与统一化,致力于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这一努力不仅为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也为区域一体化建设及治理贡献了宝贵的样本、经验与方案,是对区域环境治理实践命题的积极回应与有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