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来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10组家庭齐聚“长三角原点”,共赴水乡客厅之约,参加示范区“诗画江南 梦里水乡”江南行纪第二辑“生态小画家”活动。在生态老师的带领下,“小画家”们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湿地探索之旅。活动以认知湿地生境的价值和作用为目的,小朋友们通过实地观察湿地中的植物和昆虫,借助湿地中的明星昆虫——蜻蜓,深入其中去感受湿地生境作为动植物家园的重要作用,通过该活动以小见大地展示示范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地跨沪、苏、浙两省一市,包括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示范区自2019年11月正式揭牌以来,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省一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同时,聚焦长三角原点(两省一市交界处),共同谋划跨省共建区域——水乡客厅开发建设,以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等为载体,借鉴沪派江南营建等新理念、新机制,编制“诗画江南 梦里水乡”实施方案。
为了让示范区居民亲近自然,体验示范区生态之美,感受江南文化的魅力,示范区执委会会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三师团队(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杨浦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共同组织“诗画江南 梦里水乡”江南行纪系列活动,活动共分5辑,分别为生态观察员、生态小画家、郊野小规划师、水乡非遗节、水乡观鸟赛。
活动伊始,来自“四叶草堂”的魏闽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湿地生境的重要意义,随后,来自“大城小虫”的宋晓彬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生境大讲堂,让小朋友们直观地了解蜻蜓一生经历哪些生长阶段、蜻蜓生存所需的环境条件,展示并介绍示范区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生境大讲堂之后,小朋友们在两位生态老师的带领下走到户外,开启寻找湿地小精灵之旅。
在“鸟屿丛隐”观察点位,小朋友们在生态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寻找蜻蜓、认知湿地植物、了解湿地环境,近距离观察水生植物对于蜻蜓及其他水生昆虫,记录他们发现的黄蜻、红蜻以及水虿(chài)、龙虱等藏在生态“秘境”中的昆虫。
在沉浸式体验过程中,生态老师通过生态小故事、生物小常识等引导小朋友们关注、观察、构思生态建设的意义。
为了让小朋友们看见水中也有大大的世界,活动特邀生态体验师“扁锹甲老师”打捞湿地中的水样和植物,带领小朋友们一同探索水中的“精灵”。小朋友们辨识并挑选他们心仪的动植物并通过离心管仔细观察,通过对其生活习性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湿地的生态结构的认识。
结束生境观察之后,活动进入了重要的一环——共绘“诗画江南”长卷,共创大家心中理想栖息地场景。
小朋友们握起手中的画笔,化身“生态小画家”,在长卷上绘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将对示范区生态的直观体验转换为美好梦想呈现于画卷之中。
来源:长三角示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