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兵作战”到“多方协同” 本市生态环境积极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
发布日期:[2025-11-17]
[ 字体:  ] [分享: ]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联合绿容、规资、交通等执法部门,对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地内某越江新建工程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执法人员出示统一生成的“行政检查码”,企业负责人扫码后,环保措施落实、林地占用、用地红线及工程安全与质量等4大类将接受检查的事项一目了然,仅用半天便配合完成了原本需多部门、多次分别开展的检查工作。

 

这是落实《关于拓展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重点行业领域(事项)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要求,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上海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以改革破题,构建“监管提质+服务减负”的综合执法体系,既让执法更精准,也让企业轻装上阵。

 

积极落实跨部门综合监管新要求

 

跨部门联合执法,是破解生态环境治理“九龙治水、各自为战”碎片化困境的关键抓手,更是提升执法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多要素交织,单一部门执法常因权限有限、专业壁垒,导致“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通过整合多部门执法资源,实现“一次上门、多方联查、结果互认”,既能将压缩企业迎检频次,减少对生产经营的干扰,又能打通监管“盲区”,让问题无所遁形。 “以前不同部门多次上门检查,同类材料反复提交。现在扫码确认检查后,一次性查清多项内容,检查频次明显减少,让我们能更专注于经营发展。”某企业负责人对“综合查一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统筹谋划涉企行政检查新框架
 
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机构以本次综合监管改革为契机,建制度、定计划、推举措,统筹谋划涉企行政检查新框架。“一盘棋”统筹,将44项专项检查整合为25项,2025年计划检查企业数同比减少15.6%,实现“无码不查,一码通查,一码联查”。依托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推行“检查码”制度,企业通过“随申办企业云”扫码即可核验检查对象、检查事项及执法人员身份。“综合查一次”,对企业开展“一次上门、全要素体检”。此外,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积极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测等技术,提升非现场检查占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合力打造多领域联合执法新场景
 

在水环境领域,市环境执法总队会同水务、绿容、交通、规资等多部门,聚焦青草沙、黄浦江上游两大饮用水水源地内建设项目,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静安区联合市水务执法总队、区检察院、区河道所,组成联合巡查队伍,乘船对彭越浦、走马塘等苏州河支流开展水上巡查行动,重点排查违法取用水资源、违规设置排污口等问题;杨浦区与杨浦公安分局通过联合办案、联席会议等方式逐步打通行刑衔接壁垒,对辖区内无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排市政污水管网的企业进行精准排查打击。

 

640 (1).png

 

在大气环境领域,市环境执法总队组织各区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联合公安机关及街镇力量,深入物流公司、码头、工地等车辆集中停放区域开展重型柴油车入户检查工作,重点严查车辆不正常使用污染控制装置、不正常添加尿素、不正常运行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擅自改装污染控制装置、擅自篡改OBD系统、车辆冒黑烟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重柴车入户检查3700余辆次,纠正违法违规问题94个;静安区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对辖区内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静安区通过大气微站实时数据和区域数智环境管理平台,分析颗粒物高值区域,联动区建管委、街道对建筑工地实施精准管理;闵行区联合区建管委、区城管等部门,对辖区内办理夜间建筑施工许可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长宁区联合区应急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对涉ODS企业、医美机构开展专项检查。

 

640 (2).png

 

在土壤与固废领域,市环境执法总队组织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开展联合执法,现场执法按照省、直辖市毗邻区域分6个片区组(金山—平湖,松江—嘉兴,青浦—吴江—嘉善,嘉定—昆山,崇明—南通,宝山—太仓),围绕固废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环节,开展跨区域线索排查与现场核查,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等环境违法行为;金山区强化与浙江区域固体废物协同监管,会同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开展固废专项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核查固废产生和处置企业、建筑工地、渣土消纳场及“清废行动”疑似问题点;在土壤风险防控方面,浦东新区联合化工研究院专家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相关企业开展针对新化学物质跟踪控制专项执法检查。宝山区牵头区交通委、区应急局、区卫健委,对企业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严格把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全流程管理。

 

在监测机构监管和辐射安全管控领域,市环境执法总队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30家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包含环境检测领域、辐射检测领域、碳排放检测领域)开展监督抽查;会同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疾控局等单位,联合开展辐射安全防护和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落实情况检查。

 

此外,针对噪声、油烟等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与城管执法机构联合开展中、高考“绿色护考”巡查行动,加强我市中、高考期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给广大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迎考和考试环境;徐汇区牵头组织属地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及居委会,充分发挥跨部门协同联动的强大效能,化解噪声扰民难题;静安区联合街道、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群众投诉集中的商业综合体和餐饮一条街启动餐饮油烟集中整治行动。

 

640 (3).png

 

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机构通过综合监管、联合执法,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多方协同”的跨越。下一步,本市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将持续深化协同机制,整合执法资源,打造多维“数智化”执法应用场景,让监管更智能,执法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供稿:市环境执法总队及各区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