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美丽上海建设的新篇章
唐家富 晏波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的重要嘱托犹在耳畔,激荡人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勾画的工作“路线图”和“施工表”纲举目张,催人奋进。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对表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服务建设“五个中心”这一大局,以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为总牵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守牢“底线红线”,以更大力度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重金属、辐射等重点领域以及环保设施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围绕“主责主业”,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PM2.5控制为主线,抓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落地落实,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和精准管控,推进国四柴油车和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聚焦餐饮油烟和噪声污染两个“关键小事”,进一步加强协同联管和综合防治。深入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和分类整治,推进雨污混接普查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推进水质易反复河道专项治理。贯彻落实《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持续推进吴淞、桃浦等重点转型区域土壤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高标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出台《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建设一批“无废细胞”。深入推进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持续实施“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加强长江口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千园工程”,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
服务“大局全局”,以更高站位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支持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吴泾、高桥地区整体转型,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和绿色机场建设,稳步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和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环评+”工程,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区域评估,将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政策扩大至产业园区外部分区域,持续优化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五个新城改革政策并在全市推广,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出台环保专项政策包,全面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等审批改革,保障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推进“+中心”计划,围绕金融中心建设,协同金融部门共同申建国家绿色金融试验区,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围绕贸易中心建设,对标国际规则完善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持续深化上海地方碳市场建设;围绕航运中心建设,支持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试点,协同推进港口机场绿色转型;围绕科创中心建设,推进上海绿色低碳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研发与转化平台。
强化“共保共治”,以更宽视野推进环保合作协作。
加强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强化夏季臭氧和冬季PM2.5污染协同应对,推进淀山湖、太浦河等重点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推进一体化示范区水源保护协同立法,强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区域合作,协同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探索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交流合作,高标准建设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打造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前沿窗口。
注重“基层基础”,以更高效率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完善污染源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推进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和差异化执法。完成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生态科技创新平台。
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持续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